“医生,我最近耳朵里像有东西堵住了一样,而且痒得难受,越掏越痒!”在秦淮区某企业工作的汪小姐最近很苦恼,来到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就诊后,经过耳内镜检查发现其耳朵里竟长着“蘑菇”样的霉菌。
耳朵里长“蘑菇”?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,但在闷热潮湿的梅雨季,这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——真菌性
外耳道炎。
为什么耳朵里会长“蘑菇”?
耳朵里长出“蘑菇”,其实是真菌侵袭外耳道或外耳道内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造成的,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。常见的致病真菌种类有:曲霉菌、酵母菌、念珠菌、青霉菌等,菌丝颜色可为白色、灰黄色、灰色、褐色等。
仁品专家提醒,以下几种行为最容易让耳朵“长蘑菇”:
频繁掏耳朵:耵聍(耳屎)本是耳道的“天然屏障”,能阻挡灰尘和细菌,过度清理反而会破坏保护层。
耳道进水不处理:游泳或洗头后耳道潮湿,若不及时擦干,真菌就会“安家落户”。
共用挖耳工具:采耳店的工具若消毒不彻底,可能成为真菌传播的“帮凶”。
滥用滴耳液:有些人一觉得耳朵不舒服就乱滴药水,反而可能破坏耳道环境。
真菌性外耳道炎有什么症状?
如果耳朵出现以下表现,需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。
耳内奇痒:耳道深处瘙痒难忍,忍不住想掏,但越掏越痒;
闷堵感:感觉耳朵像被棉花堵住,听声音“隔了层膜”;
疼痛或流液:严重时可能耳痛、流脓,伴随异味;
听力下降:如果感染波及鼓膜,可能出现
耳鸣或听力减退。
生活中注意预防
防止耳朵发霉,做好这几点
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,别让小“蘑菇”们在你的耳朵里开派对,要记住以下几点:
●不要频繁掏耳朵,不去非正规机构采耳,若耵聍过多,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;
●不要让耳朵长时间潮湿,游泳或洗澡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轻轻吹干外耳道,注意保持距离;
●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,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洗耳。
一旦患上外耳道炎
应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治疗
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,但很多人对其症状并不了解,导致病情延误,加重了治愈难度,严重的可能影响听力,导致
鼓膜穿孔、面瘫等耳部或全身并发症。因此,如果出现耳痒、耳闷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每周三上午,南京仁品特邀
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芳丽到院坐诊。李芳丽主任在耳鼻喉领域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积累,擅长各种耳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。通过专业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,我们可以有效保护耳朵健康,享受美好生活。
点击预约挂号电话:
025-85262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