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多少都曾碰见“流鼻血”的情况,这时总有人关切地告诉正流鼻血的人:“快抬高另一侧的胳膊”、“仰头”、“把卫生纸塞到鼻孔里”……医生表示,其实这些处理方法都是错误的。比较关键的是,流鼻血有时并非小事儿,而是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。
全身性和局部疾病都可导致鼻出血
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很常见的一个症状,既可以表现为一侧鼻腔出血,也可以是两侧鼻腔出血,出血程度也差异较大。”南京仁品耳鼻喉医生说道,有些患者是擤鼻涕带血或后吸鼻涕带血,有的则会大量出血,甚至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。
儿童和青少年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端,鼻中隔最前端的黏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聚集,成年人和老年人则多见于鼻腔后端,处理起来相对麻烦。引起鼻出血的原因非常复杂,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,很多时候,鼻出血是疾病的一种表现。
其中,全身性疾病包括:高血压、动脉硬化,老年人比较常见,因体内血管脆度增加导致鼻部易出血;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;长期使用抗凝药物,例如支架手术后患者等,凝血机制遭到还是程度破坏;营养不均衡,平时摄入维生素较少;肝肾功能障碍等慢性病。
局部性原因则包括:鼻外伤,过敏性
鼻炎,急慢性
鼻窦炎,
鼻中隔偏曲,鼻腔、鼻窦及鼻咽部肿瘤等,“例如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患者后吸鼻涕中带血。
怎样预防鼻出血:
1.减少或避免挖鼻的不良习惯。
2.天气干燥可使用鼻腔清洗器冲洗鼻腔,冬季室内保证温湿度,防止鼻腔粘膜干燥,可预防鼻出血。
3.治疗原发病,高血压患者,按时服用降压药,保持血压稳定。定期监测,当发现血压不稳定时,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有效控制血压,可以有效预防鼻出血。
医生提示:导致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,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随意挖鼻,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,经常性的鼻出血还是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,发现病症及时治疗,早治早好。